令人唏嘘!日本老人啃老72年,豪宅如垃圾堆,不结婚不打扫,遗产花完就自杀!
失败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事,有的人能够了乐观面对,有的人却一蹶不起
日本有个啃老族,自从父母去世后他没有再出去工作过一次,整天呆在父母留给他的豪宅里,这一蹲就是72年,临近黄昏之年的时候,有记者追访到了他家,一开门就震惊了
整所房子内外没有一处不塞满垃圾,垃圾在门口堆成了小山也没人清理,据说他吃了几十年的纳豆配饭从来没改过,日用品也从来没买过这样的他到底是怎么生活下去的?他又为什么变成这样?
失败的大学考试
这个不爱干净的老头名叫前田良久,他并不是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懒惰,童年时期的他还是很爱干净的。他的家境在当年比较优渥,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他的母亲也是很有身份的女人,祖父母都是旧时代的贵族。
这样家庭出生的前田良久代表着他要延续家庭的“显赫”,家里人给他最优渥的教育和资源,一心也指望着他能考上好的学校,不负众望的他在几年后顺利地考入了一所精英高中。这代表着已经踏入成功的第一步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真正的“筛选”。
因为日本的升学模式和国内不太一样,日本的升学只有一次筛选,那就是考大学。而我国有两次筛选,先是中考,然后再高考。相当于已经经历过一次这样充满压力的考试,再进行第二次考试时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相对可以放松些。
而前田良久不仅是第一次加入到这样充满压力筛选的过程中,还要接受父母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一个工程师的儿子,处在子承父业的年代,又出生在如此显赫的家族,他一个爱文学的男生,不得不学习起那些理工科的知识。
这些具有极强理科思维的知识对他来说实在有些超纲了,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他的脑子怎么都拗不过弯来。
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只能硬着头皮学。毕竟不是自己的专长,无论他怎么努力,最后还是差强人意。身边那些有点理工学天赋的同学稍加努力一点就陆续考上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这些国内外知名的重点高校。
这几所大学同样也是前田良久所奋斗的最终目标,即使他比别人付出了好几倍的努力,求学之艰辛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可最后还是与这些大学失之交臂。他是全班唯一一个落榜的,这件事不仅遭到了同学的嘲笑,更让身后的家族抬不起头。
明明自己用尽了浑身解数,为什么还是不成功?难道我真的很没用吗?前天良久这样想着走在大街上。往日的同学看到他一个人,又想起他是全班一个没考上大学的人,起了坏心眼,故意跑到前田良久面前羞辱他,说他是学校的耻辱。
本来就自我怀疑的前田良久听到这一句话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闭,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大打击,年少的他还没不知道到有些事就算是努力了还是没有结果的。最重要的是他没意识到这一切并不是他所热爱的,学理科考名校只不过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丢脸。
在学习上他没有自己的伯乐,被“强行卖给马贩子”,这一个考试并不能证明他的能力,若是他学习的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许他已经考上心目中的学校,仅凭这一个考试就否定自己,这是在给自己“画地为牢”。
看着屡考屡败的成绩,他放弃了。他不能接受这样没有结果的努力,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再加上之前同学的那些羞辱,彻底让他精神崩溃。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便再也没有动力站起来,随即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摆烂生活。
灰暗人生
一直到前田良久50多岁时,父母相继过世,早年间父亲公司给他们一家置办的在东京高档住宅区的传统日式小别墅被留了下来,现在都是有钱人在那里居住。前田良久是个例外,所有住户就他的屋子最脏,特别是后二十年的时候,与从前的房子有天壤之别。
住这所房子的人好像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整个房子虽然没有蜘蛛网和灰,却哪里都透露着一股霉气,像很久没人住一样。打开门进去却是另一番风景,垃圾堆得大概有两米高,确实像几十年没打扫过一样,很难相信这里竟然有人居住。
但这的确有一个老人在里面住了几十年,在房间门入口处可以看到一座小山,这是用空的纳豆盒子堆砌起来的,从他开始用纳豆做饭开始他就从来没扔过垃圾。他平常还会添加一些圆葱鸡蛋和大蒜在里面,几乎不吃肉,因为他没有多余的钱买肉身体也承受不住吃那么油的食物。
采访他的记者在门边发现了一个黑漆漆的玻璃桶,看起来像是粪便一般,见记者惊愕的表情,前田良久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泡的大蒜。”他还给记者介绍道“我经常会做一些自制的东西,既方便又省钱。
他从屋子里拿出了一个棕色的泥糊,他说这是专门用来洗手的洗手液,是用后院的柚子树把果皮削下来剁成稀泥做的,这样又很好的去除异味的效果。而那些楼道中间倒放的雨伞则是用来收集雨水的装置,因为屋子年代太久远了,下雨的时候漏水很严重,出门用的伞刚好可以接水,出门也方便拿。
紧接着便要去“洗澡”了,他拿起一个瓢朝着自己头上浇水,湿了的衣服也不洗,记者问他这样不会感冒吗?他却又对记者说道“家里的空调坏了,这个方法是用来消暑的,很管用哦!”
冬天呢?“冬天我就用毛巾随便擦一下。”
看着眼前老头一脸乐观,记者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忽然记者产生了一股尿意,他想要上厕所,上完厕所之后老头却突然冲进来。“这个厕所要及时冲的,抽水马桶用不了,不然一整天都是臭的。”
记者觉得好奇,你天天这样不麻烦吗?他却说自己一般都去后院的竹林上厕所,这样不仅可以免去冲厕所的麻烦,还可以给竹林做养分。卫生纸的话直接用电话簿就好了,记者听得目瞪口呆,感叹于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懒惰之人。
整理完一切之后该是前田良久睡觉的时候了,他从一堆垃圾里刨开一个小空地,把壁橱里的被褥拿出来垫在地上就开始闭眼。眼见记者难以言语的表情他竟然还很乐观地调侃自己,让人觉得他也并没有那么讨厌。
过了一会前田良久还是没有睡着,他便和记者开始聊天,平常他在家里会看一些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的书籍,也会关注报纸时事,他还不太算和社会脱节。其实他并没有从高中之后就如此堕落的。
他也去参加过工作,不过那个时候的他早就不对生活抱有希望了,日本的经济在70、80年代是黄金时期,但越往后走越开始下坡。前田良久就是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高考失利之后,好像每件事情都开始退步。
整个人没有了生气,便想着浑浑度日,他随意找了个工作,当了个最普通的职员。时常还会想起失意的青春,对比现在的工作和曾经家族的辉煌,相差太多。为了逃避这样的事实,他选择喝酒和抽烟来解压。
他一周时间里每天都在喝酒,而且每次都喝很多,持续了两年之久,他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的脾脏已经被喝酒喝坏了。这样是没办法再继续工作了,他只能回到家里,戒掉了“赖以生存”的酒精。
日复一日痛苦让他麻木,他开始习惯和接受自己本来就没用这样的观念,心态变得佛系起来,用流行语说,他彻底变成了一条咸鱼。他被社会的残酷竞争剔除在外,老龄化也逐渐让他失去竞争的资格,活力已经不再能从他身上散发出来,最后变得跟他的房子一样死气沉沉。
社会撕裂中的牺牲品
“只要活着就行,其他的无所谓啦”这是前田良久的内心话,他吃着父亲留下来的遗产,每个月5、6万日元足矣。记者问他“钱不是无限的,要是用光了你怎么办?”“要是用光的话,那我就去自杀吧,啊,是这样的。”
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听起来还是有一些扎心,这并不是他的错,日本的社会压力确实太大。为了加入到精英阶层的行列,他将内心的初衷抛弃,全心投入到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渐渐地他甚至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有了考大学的这次经历之后,他已经看开许多。明明一个没有理科思维的人强行去学理科领域的知识,这本来就说不通,如今的生活在自己看来,已经算是拥有轻松、平凡的生活了,也许在别人眼里他是异类,但人何须去达到他人眼中的标准呢?
事情的最后,节目组和老人一起帮忙打扫屋子。在这一次大扫除里一共清理出2吨的塑料包装的垃圾,光垃圾清理费花了1.5万人民币,在日本连丢垃圾需要花钱,年轻人都活得不容易,更不要说老年人。
近年来,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上随时可见一个单独出行的老年人,他们很多都没有子女赡养、没有养老保险、行动不便,甚至连去世了都没人知道。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这些老年人是被时代所淘汰的对象。
一直到现在,许多老年人是那个萧条时代残留下的遗孤,他们既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也不能倒退回去,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实体。他们逃避着社会的压力,苟延残喘地生活着,没有人关注照顾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死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