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刘邦临死前的陈平之谜:为何派他秘密杀掉妹夫樊哙?老糊涂还是别有用心?揭秘关键细节

发布时间:2023-11-16 11:23:44来源:

一声啼笑皆非的疑问,或许最能揭示这段历史的本质。时至今日,当我们翻开那血与泪交织的岁月,樊哙之死依然让人百感交集。这场让人叹息不已的悲剧,源于汉初混乱的政局。

刘邦临终前,汉朝仍是群雄争霸、诸侯盟叛的乱世。各路豪强正在伺机觊觎皇位,朝中官员们也在暗流涌动,互相勾心斗角。刘邦病重之时,一则谣言在朝野间传播。据说,一旦汉高祖驾崩,舞阳侯樊哙定会与吕后联手,除去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

这一流言就像一枚定时炸弹,瞬间激怒了刘邦。多年征战沙场,刘邦性格中早已深深烙印了猜忌与残忍的印记。他决心除去樊哙这个心腹大患,以绝后患。于是,刘邦立刻命心腹大将陈平秘密杀死樊哙。

然而,这个决定真的明智吗?刘邦快要驾崩之时,果真老糊涂了吗?他是否想到这会给汉朝政局带来怎样的震荡?数十年后,历史学家们依然对此议论纷纷,难分轩轾。

一、樊哙之死,刘邦的决断

当听闻谣言之时,刘邦已是强弩之末。多年征战使他积劳成疾,已经难以支撑。然而,他的头脑依然清醒犀利,政治敏锐度丝毫未减。一想到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安危,刘邦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立即决心除去樊哙这个巨大隐患。

樊哙本是屠狗为生的市井小民,由卑微联姻得以飞黄腾达。他娶了吕后之妹为妻,因此成为刘邦的妹夫。刘邦看中了他的刚猛果决,提拔他辅佐左右。樊哙对此感激不尽,对刘邦和吕后都表现出无限的忠心,尤其对恩人吕后更是忠心耿耿。

刘邦病重之时,樊哙更加倾心站在吕后一边。他认为吕后曾提携自己,又是自己妻子的姐姐,自己理应全力以赴地支持吕后。如果吕后要加害刘邦的寵妃,自己定会出手相助。

刘邦有数十个妃嫔,但宠爱戚夫人最深。戚夫人美丽大方、温柔娴淑,深得刘邦宠爱。两人生有一子,名叫刘如意,是刘邦最疼爱的儿子。

然而,这也引起了吕后极大的不满。她是一个极富政治野心的女人,早就对刘邦数次有意废黜儿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举动怀恨在心。

刘邦病重之时,吕后终于盼来了报复的大好时机。一旦刘邦驾崩,吕后定会除去戚夫人这个心腹大患。到时,没有了刘邦的庇佑,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性命恐怕难保。

想到这层,刘邦立即决心除去樊哙这个隐患。樊哙忠心吕后,一旦吕后要置戚夫人于死地,他必定会全力协助。

于是,刘邦选择让心腹大将陈平秘密执行此事。陈平是出生市井的穷苦书生,多次以智勇建功,深得刘邦信任。刘邦相信,只有陈平才能成心为自己,秘密地除去樊哙这个心腹大患。

二、樊哙之死,陈平的决策

获得刘邦密令的陈平陷入两难。他必须服从君王的命令,但也担心刘邦驾崩后吕后会追究此事。陈平果断作出一个高明的决定。

陈平获得刘邦亲自传达的密令,心知此事关乎国家大局与戚夫人的性命。他必须执行君王的命令。

但是陈平也深知,现在刘邦还未驾崩,吕后还未掌权。一旦刘邦死后吕后掌权,自己杀死樊哙的行为势必难逃一死。到时自己不仅事败,戚夫人母子也难逃厄运。

陈平权衡利弊,决定执行刘邦的命令,但以积极犹豫、故意拖延的方式进行。他一边押解樊哙回朝受审,一边暗中等待刘邦的死讯。届时,再以“来不及执行刘邦遗命”为借口,放过樊哙性命。

这既能向刘邦交代执行命令,又能保全自己和樊哙的命运。只要刘邦驾崩得足够及时,自己就有转圜的余地。

果然,上天眷顾陈平。就在他押解樊哙途中,刘邦的死讯骤然传来。陈平暗自松了一口气,按计划立即停止对樊哙的追捕。

不出所料,吕后很快掌权并宣布特赦天下。为表示自己权威,她没有追究陈平放走樊哙的责任,反而公开赞赏陈平的决策英明。陈平因此化险为夷,樊哙也幸保性命。

三、樊哙之死,戚夫人的悲剧

樊哙虽然幸免一死,但刘邦驾崩后,吕后仍对戚夫人穷追猛打,最终导致了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的悲剧。

刘邦一死,吕后果断出手,迅速排除异己,夺取大权。她联合朝中大小官员,先稳住局面,再逐步清除刘邦诸子党羽。很快,吕后便开始专权统治。

刘邦生前宠爱戚夫人,吕后对此恨之入骨。现在,她终于有机会报复宿敌了。

吕后先是收缴了戚夫人的财产,将她软禁在冷宫。接着,吕后派人监视戚夫人母子的一举一动。戚夫人受尽折磨,生不如死。

刘如意还是个孩子,也受到牵连。吕后故意让刘如意目睹母亲的遭遇,让他心生恐惧。

终于,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和刘如意杀害。为了成全自己的儿子,吕后毫不留情地永远除去了这个心腹之患。戚夫人母子二人就这样双双离世,鲜血染红了华丽的宫墙。

刘邦临终时设法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但最后仍未能如愿。他想让心腹除去樊哙,防止吕后加害戚夫人,但一切都成为泡影。他的用心良苦没有换来丝毫回报,只能说是功败垂成,败笔已成。

结语

樊哙之死,揭开了汉初争权夺利的血雨腥风。刘邦、陈平均试图改变命运轨迹,但大势所趋,一切已成定局。刘邦老谋深算,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段历史警示我们,乱世之中,权力斗争往往难分胜负,弱肉强食是常态。而真正践踏在血雨腥风中的,往往是那些无辜的生命。我们唯有筑牢道德防线,方能避免悲剧重演。

(责编: wenqia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